为持续推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建设,11月12日下午,思政教学部朱金花老师带领校团委“青马工程”20位同学前往富阳区方家井村开展“走读山乡,生活课堂”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本期活动的主题是“继承革命精神,建设美丽乡村”。师生一行首先来到方家井村的华林纪念馆,并邀请纪念馆讲解员金燕为同学们做现场教学。金燕重点讲述了华林在浙江第一师范读书期间积极接受宣传新思想,后又远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归国以后回到浙江领导革命的事迹。
同学们仔细聆听,认真思考,并与讲解员进行交流。“没想到离学校不远的乡村里,居然就有这样传奇的革命人物,”同学们表示,虽然老师在课堂上也经常讲革命故事,但总觉得和自己的距离较远,“走出课堂,走进山乡,发现周边的故事,宏大的历史就有了生动的细节,理论就有了温度”。
参观华林纪念馆后,师生们来到方家井村。方家井村整洁的街道、美观气派的村民别墅、优美的庭院绿化、独具特色的家风家训和墙绘,给师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村民唐宾海家的美丽庭院里,同学们围坐在方家井村主任孙军民和老师的周围,你一言我一语,兴奋地分享参观的收获和感想。
“把家风家训刻在门上,把村庄的历史故事绘在墙上,村民们还自己办春晚,方家井村的精神文明搞的太有创意了!”
“村里到处都种满了花花草草和各种果树、村民家小院里、阳台上也都种满了绿植,村子就像景区一样!”
“我从小是生活在城市里,真没想到现在农村已经这么美了,农民房子盖的和民宿一样,真想住进去体验一下。”
“为什么同样是浙江的农村,我们村和这个村差别咋就这么大了,你们到底是怎么发展的?”
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参观完村庄的印象和感想。围绕同学们的所思所想,朱金花对孙军民进行了访谈。从乡村文化建设、村庄环境建设、产业发展到党员如何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孙军民都一一做了详细解答。
关于大家最感兴趣的家风家训,孙军民解释说,每一户人家的家风家训都不一样,体现了这一户主人做人做事的准则,村里帮他们统一做成了牌匾,刻在庭院门口,把良好家风发扬成村里的民风,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彰显,也是村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关于方家井村的经济发展,孙主任讲到,乡村发达首先是产业要兴旺,村民致富的产业很多,如草莓种植、餐饮、运输等,“国家政策好,发展机遇多,只要勤劳肯干,做什么都能致富”。
孙主任还特别谈到,村里工作做的好,与全体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分不开。村里拆违建,党员要带头;搞美丽庭院评比,党员户要带头做;搞家风家训也是党员户先带头;通过开展党员走访农户活动,为农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党员作用发挥得好,村子事业发展得就好”。
同学们听完表示很有收获,不仅亲眼见证了乡村振兴,更感受到了新时代农村党员干部的新面貌。来自台州临海的王同学表示,“没想到农村也挺有发展前景,以后回到家乡,希望能学习这里的经验,把自己的村子建得更美!”
朱金花给课程做了总结。她表示,今天的活动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却见证了方家井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华林先生那一代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奋斗终生;此后方家井村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村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有了村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要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为家乡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走读山乡,生活课堂”是基础教学部(思政教学部)与党委宣传部、团委和学工部一同策划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形式,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为指引,发掘富阳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资源并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素材,通过生活化、情景式和体验式的实践教学,增强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在谈及本次课程的策划时,朱金花老师表示,方家井村是富阳第一位共产党员华林的故乡,同时也是杭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既有红色文化资源,又有新时代乡村建设的丰富素材。本期‘走读山乡,生活课堂’,就是希望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的历史与现状,让他们亲眼见证乡村振兴的实施,感知乡村,感知中国,从而激发他们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热情。”(李同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