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2点半,离上课还有20分钟,会展1803班的袁萍和几个同学特地提早到了教室,占了教室前排的位置。“听说今天下午的思政课,党委书记来给我们上,很期待!”
同学们等待的是校党委书记谢列卫,他将“代班”为同学们上一节思政课,讨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话题。
库兹涅茨曲线画出的“美美与共”
谢列卫是工学博士,开讲思政课,仍然不改“理科男”本色。一上来,他就在黑板上画下了横纵轴线和倒U曲线。“横轴代表人均GDP,纵轴代表环境污染指数。”谢列卫从库兹涅茨讲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再讲到制度建设如何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内容涉猎广泛,条理却异常清晰。最后,他指着倒U形曲线的后半段说:“当我们进入了这个曲线的后半期,我们就将开始生态美、环境美和人文美的‘三美’生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美与共’”。
“思政课要上好很难,难就难在如何为大的概念找到小的切入口,把问题讲透彻。”谢列卫和思政教研室老师交流时说,“我对思政课的‘好’有两个标准,一是学生听得懂,二是学生爱听。”
GDP考核和我们喝上的一口好水
谢列卫曾经在政府部门任职,在讲评价考核机制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时,他以淳安为例,讲起了考核机制的导向作用。
“2013年前,杭州对淳安县的考核用的是和其他区县市一样的GDP指标。在GDP为导向的考核体系里,淳安发挥不了优势。”谢列卫详细介绍了杭州市如何将淳安县的考核单列,如何将淳安“三头经济”转变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历程,还介绍了“千岛湖配水工程”。“GDP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发展,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淳安拒绝350亿的投资就为保护千岛湖的一级水源,能让每个人都喝上‘有点甜’的好水,也是为大家能过上更优质的生活。那么两个做法哪个贡献更大?”谢列卫用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也用实例让同学们心悦诚服地体会到绿色发展的力量。
“我们讲政策不能只讲大道理,而要结合同学们的实际生活,让同学们对政策引发的社会变革进行思考。政策会变,但是思考问题的能力将伴随孩子们的一生。”谢列卫说。
公文包里的一盒糖果
课程接近尾声,谢列卫抛出了一个讨论问题:“环境保护,我们同学能做什么?”
第一次上党委书记的课,同学们未免有些拘谨,现场一片沉默。这时候,谢列卫从包里掏出了一盒糖果,鼓励大家说:“说得好,有糖吃。”看到糖果,同学们都笑了,场面一下子轻松起来,“我们又不是小孩子,我们不爱吃糖。”有的同学小声嘀咕,但手却举了起来,和同学们抢“彩头”。
“节约用水、少开空调、垃圾分类、低碳出行。”徐甜甜一口气说了好几个,拿到了一颗糖果。陈杭飞回答后还和老师“讨价还价”:“谢老师,我说得多,能不能多给一颗糖呀?”
“大家说的听上去都是小事,但是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汇聚在一起,就是建设美丽校园、美丽杭州和美丽中国的大事情。”谢列卫为课程做了最后的总结。
一堂课上完,同学们显得意犹未尽。
“谢老师说了很多例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没有注意,现在觉得很值得我们思考,”何焕琪说,“下次有机会,我还想上谢老师的课。”
书记校长“代班”上思政课,是我校领导参与思政课建设,关注思政课堂的一项重要举措。接下来,其他校领导也将陆续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一堂思政课。